有技术才任性:如何利用印刷反差确定最佳实地密度和网点扩大

:2014-12-21 包装地带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对于四色印刷来说,实地密度是影响色彩复制的一个重要因素。实地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油墨墨层厚度,同时也决定了印刷品的网点扩大,以及印刷品的阶调再现。

一般情况下,原稿的层次较为丰富,比如照片,而复制成印刷品后,层次都会有一定的损失和压缩。如果实地密度太小,则层次的再现能力较低,因此要提高实地密度值,尽量减少层次的压缩量,从而提高阶调再现能力;但如果实地密度值过高,由于墨层太厚,和印刷压力的影响,造成网点扩大过大,也会使层次受到损失,特别是暗调部分层次极易损失。因此控制实地密度对于整个阶调的复制至关重要。

然而,不同品牌、不同规格的油墨,印在不同承印物上,可以达到的实地密度都是不同的,网点扩大也不同。所以,在实际生产中,要针对不同承印物、不同的油墨,确定最佳实地密度及合适的网点扩大值。

这里讨论利用印刷反差确定最佳实地密度和网点扩大的方法。

印刷反差或K值是指实地密度与暗调密度(主要指75%80%密度)之对比。印刷反差值愈大,其所能再现的层次就愈多,暗调的细节就愈丰富;反之,印刷反差值愈小,其所能再现的层次就愈少。其计算公式为:

公式中,Ds为实地密度值(可以是包含纸张或减去纸张密度)Dt75%80%密度值(可以是包含纸张或减去纸张密度)

从公式中可以看出,如果某一印刷品的Ds 值尽可能地大,同时Dt 值尽可能地小,就能使印刷反差达到最大。

当然,如果直接测量Ds Dt 再进行计算,则比较烦琐,因此一般分光密度仪具有直接测量印刷反差功能。

相关新闻